业界动态
2005年医药卫生行业十大猜想
发布时间:2005-03-21 来源:admin

1.药品价格将进一步降低
  日前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在新年寄语时明确表示,从源头上控制医药价格将会是2005年全国医药卫生系统的中心任务之一,这个来自政府部门高层的信号明确预示了,过去一年里声势浩大的药品降价风潮极有可能在新的一年中延续。
  2004年6月7日,包括阿莫西林在内的24类约400多个规格的抗生素开始降价,实行最新的最高零售限价,公布降价的24种药品为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品种,幅度为历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平均降幅约为35%,最高达58%,而总体降价金额大约35亿元左右。
  10月9日,国家发改委、卫生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医药价格监管减轻社会医药费负担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各地相关部门今后重点做好继续降低政府定价药品价格、规范企业自主定价药品和医用耗材的价格行为、建立健全医疗机构内部价格管理制度等六项工作,矛头直指当前仍然虚高的药价。另外,2004年10月中旬,我国有关部门联合公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若干规定》,不仅要求县级以上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必须全部参加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而且规定采购支出中80%以上的品种(中药饮片除外)要纳入集中招标采购。对于这一措施虽然各方存有争论,但本意上说,政府是希望通过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纠正药品购销中的不正之风,减轻群众医药费负担,并通过合理确定中标药品零售价格,切实做到让利于民。这也使药品价格在将仍处于下降通道中。
  随着这些政策的推进,其影响将在2005年充分显现。在医药分销领域,高举"价格"杀手大旗的平价药店在各地有愈演愈烈之势,对普通药店和医院药房形成挑战。以北京为例,在德威治等平价药店的影响下,医保全新、金象、同仁堂、永安堂等七大国有医药连锁企业也陆续降价,"医院处方外带"的方式渐渐流行,"一元药"概念开始为百姓熟知,目前来看,各地人气极旺的平价药店在2005年对药价的市场抑制作用将更加强化。

2.大型国有药企做大做强
  对于医药这个独特的行业来说,中国国有药企的兼并重组还是来得稍晚,早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为了追求规模效应和占领市场,国际大制药企业间收购合作之风便开始盛行,2000年英国制药业两大巨子葛兰素威康与史克必成的合并可以作为代表。
  目前,我国制药行业正处于并购、重组的高峰期。虽然我国现已是世界原料药第二大生产国,但远非制药强国。在现有制药企业6000多家中,大型企业只有300余家,还有1000多家企业仍在亏损中挣扎。企业现状有"一小二多三低"之说:一是多数生产企业规模小,无法形成规模效应;二是企业数量多、产品低水平重复多;三是大部分生产企业科技含量低、管理水平低、生产能力低。因此生产成本高,规模效益差,产量总体供过于求,缺乏科研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导致企业之间恶性竞争,乃至自相残杀。国内制药企业做大做强将只有通过资产并购、重组来实现。
  现在世界排名前25位的制药跨国公司有20家已进入了中国。要想在强手如林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形成一定数量的上规模的、科研和市场水平高的大企业,尤其是大力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和先进的生物工程药,我们的医药产业才可能经受得住加入WTO的冲击。由此,加快兼并重组步伐,扩大医药行业的资产规模,提高国内市场的集中度已成为中国医药行业发展迫在眉睫的问题。可以断言,未来几年,将是国内医药企业并购、重组年,国内医药强者会愈强,两极分化之势将越来越明显,至少在2005年,这个趋势将会得到进一步强化。

3.不良反应监管有望加强
  近几年,药物不良反应问题备受关注,但是一直以来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接到的报告,绝大多数都来自医院,而接到企业报告的并不多。分析药厂药店少报告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无非是很多厂家自觉守法的意识淡薄。他们担心,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把药品不良反应向社会通报后,人们把不良反应当成是药品质量有问题,自己的产品被误会成是假药或劣药。
  正因为意识到了上述问题的重要性,2004年3月4日,卫生部部长吴仪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共同签署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只不过这个《办法》并没有抑制住去年频频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在2004年,多种知名药物牵涉到不良反应问题,由于证据确凿的不良反应资料,有的药物不得不被下架处理,有的则修改说明书。这些药物的生产商多为制药巨头,默沙东公司的万络、辉瑞制药的左洛复、葛兰素史克的帕罗西汀,尤其是在中国卖了十几年的老药息斯敏。
  由于用药安全牵涉到重大的公众利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一再要求所有制药企业加强对本企业上市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可以预见,在2005年我国对药品不良反映的监管将会进一步加强。

4.零售药店艰难前行
  2005年我国零售药店的面临的形势将更加严峻,甚至注定会有一定数量的中小零售药店遭到淘汰。
  2004年7月1日,抗生素限售令的实行使得零售药店首遭棒喝,由于处方流向零售药店的很少,很多药店都因为无法得到医院的处方而损失了近20%的销售额。然而对于零售药店来说,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在这之后,国家药品分类管理的脚步明显加快,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列出的解除处方药"双轨制"的时间表:2005年1月1日起,抗肿瘤药、激素类药品等处方药必须凭医生处方才能销售;2005年7月1日起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内分泌疾病的处方药必须凭医生处方才能销售;2005年12月31日以后,实现全部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销售,在药师指导下使用。
  多年来我国流通领域的处方药销售均按照"双轨制"运行,即部分处方药,可凭处方销售,也可不凭处方销售。在市场发展之初,药店经营者没有处方照样卖处方药已成为行业公开的"秘密"。通过上述的时间表可以看出,2005年对于仰仗处方药作为重要利润来源之一的零售药店来说,将会一天比一天难熬。
  但是对零售药店来说,并不是只有处方药"双轨制"取消的消息令它们沮丧。2004年12月31日是医药零售企业GSP认证的最后期限,根据规定,在最后期限没有通过认证的药店将被取消经营资格。这样肯定有一批药店没能捱到2005年,而即使过了这一关,大量的资金投入也使得众多中小零售药店的经营成本一再提高。再者,2004年底我国已经取消对外资参与药品分销领域的一些限制,包括参与佣金、批发服务及零售服务的地域、股权和数量限制,参与特许经营的所有限制。这意味着今后将有"洋"药店加入到零售药店的竞争行列。凡此种种,都意味着在2005年零售药店今后的日子不会在像以前一般滋润。

5.保健品难改信任危机
  步入2005年,"巨能钙"事件已经告一段落了,但在2004年底由此而引发的保健品信任危机,却迟迟难以散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加上不久前的浙江兰溪假燕窝事件以及"蚁力神"被曝光含有禁用的伟哥成分,再联系以往发生的"三株"常德风波和《南方周末》披露的脑白金炒作概念、虚假宣传等诸多事件,整个保健品行业的诚信问题已经受到人们的强烈质疑并由此而产生逆反心理,而在往年,此时本应是保健品行业的销售旺季。
  保健品行业面临如此惨淡光景,有其深层次原因。保健品监管涉及的部门,初步统计有19个部委,其中主要的有8个部门。从监管环节看,主要集中在审批,对研发、生产和流通都缺乏有效监管。缺乏统一的产品技术标准。包括生产标准、检测标准,造成了审批后没人管,生产过程没人管,流通过程缺乏管理。生产企业重营销轻实力,广告宣传往往言过其实,"概念炒作"现象比比皆是,使保健品在消费者心中出现信誉危机,以至给我国保健品产业可能带来毁灭性打击。更令人忧虑的消息是,种种概念清晰的"洋保健品"趁机开始大举蚕食国内保健品市场。
  国内保健品在2005年中能否成功摆脱信任危机,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是这一年中将会发生的事情极有可能对该行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2005年新《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将正式颁布实施。新的管理办法提高了研发的门槛,对保健品研发进行了倾斜,鼓励新的保健功能审报。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由于新《办法》鼓励企业研发新的药用植物功能,有利于中药概念的保健品的发展。对于一直以来在功能数量上处于劣势的国内保健品行业来说,这应当是一个契机。
  还有被受关注的"直销法"预期也将在2005年出台,这对保健品业将产生重大影响。目前,国内诸多保健品企业对直销法充满着近乎崇拜一般的期待,希望可以借其摆脱传统营销模式的桎梏,进而摆脱目前的信任危机。但是,目前直销法的具体条款尚不明朗,如牌照等问题还不能让人心中有数,而且直销本身也蕴涵着高深学问,并非是对谁都有点石成金的神奇功效,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安利、天狮这样的资深企业来说,直销法可能是一个大大的利好,但对一直轻视产品质量,企业管理的大多数国内保健品企业来说,搞不好玩火自焚也有可能。

6.公立医院改制攻坚年
  "公立医院产权改革"一度成为2004年医疗行业点击率最高的词组之一。2004年4月,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说,在政府增加基本医疗服务投入的同时,中国将积极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医疗服务事业,促进多种所有制医疗机构有序竞争。对于社会资金投入医疗事业,允许出资人取得合理回报;2004年,8月,由卫生部、国资委等官员参加的公立医院改制高峰论坛还对此进行了低调的研讨;不久,又传出在酝酿的《医院体制改革指导意见》中,国有医院的产权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在政府所属医疗机构中,国有资产的持股权不低于51%,这意味着社会资本将被允许进入公立医院。原来预计《医院体制改革指导意见》在年内出台,但到目前为止,《医院体制改革指导意见》的正式文本却未见公布。
  虽然酝酿中的《医院体制改革指导意见》"犹抱琵琶半遮面",但公立医院的产权改制还是立即引发了许多争议。有专家认为,在公立医院改制的总目标没有确定的情况下,想依靠公立医院的产权改革来解决医疗中的难题,是一种幻觉。据了解,目前,对公立医院改制的目标缺乏清晰的描述:究竟为了什么而改革:为了普遍服务?为了提高效率?为了解决"看病贵、看病难"?各方对此莫衷一是。
  2004年12月,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刘新明在出席"中国宏观经济与医院体制改革论坛"上发言表示:"产权改革不是下一步城市医疗改革的核心内容,也不是主要内容。"刘新明强调,下一步城市医疗改革的重点将放在调整医疗资源配置、强化区域卫生规划、明确政府责任、改革医疗机构补偿机制等侧重于政府干预的手段上来。这意味着在2004年备受争议的公立医院产权改革,在接下来的2005年有可能放缓,但可以肯定要进行公立医院改制就不得不碰"产权"这个核心问题。无疑,公立医院产权改革势在必行,如何正确引导民间资本和海外资本有序地参与国内公立医院的改制,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良性发展将是2005年医疗行业的重点。

7.对医疗腐败打击进一步加强
  医疗领域的红包、回扣等一直是这个行业内的潜规则。2004年一场被称之为"白色风暴"的医疗系统反腐行动正在江苏苏州、南京等地迅猛展开:苏州市三个医院的"药房主任"同时案发;南京某医院原院长被曝"出事"。由此一场医疗系统的"整风"运动就此展开。
   2004年4月,卫生部公布了《关于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的意见》。对社会极为关注的医疗界"红包"和提成问题,有了态度明确、前所未有的严厉说法:严重者将被逐出医生队伍--吊销执业证书或免除主要负责人职务。5月卫生部又公布了《全国卫生系统开展纠正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实施方案》,要求在所有医疗机构中有效遏制收受药品回扣、"红包"、"开单提成"、乱收费等不正之风。
  目前,医疗领域的腐败已经成为"群众心目中的5大腐败重灾区"之一,卫生部门表示将继续加大打击医疗腐败的力度,这意味着在2005年,医疗领域的腐败将会得到继续"肃整"。但医疗领域的不正之风是否能就此打住还不得而知,因为,不正之风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体制问题,如国家医疗经费投入不足、医疗补偿机制扭曲、药品市场不健全等,并没有得到真是的解决,而只有解决了这些体制性难题,医疗腐败才有望真正地根治。

8.医药分业试点仍将艰难推进
  要从体制上解决"以药养医"问题,就必须实施医药分业,把医院门诊药房分离出来,变成社会零售药店,独立经营,彻底切断医院与药房的经济联系。
  两年前开始的医药分业试点工作一直是在一种低调的状况下进行,2005年医药分业将继续推进,并随着公立医药改制的进程将进一步加速。由于,医院长期以来一直是药品分销最主要的终端市场,通过医院销售的药品占整个药品销售的80%,药品成为医院的利润中心,而不是来自医疗服务。这导致医院将药品作为创收的主要手段,药品生产和销售企业则把医院作为主要公关和销售的对象,一方面严重影响了医药流通正常秩序,形成大量不正当的黑幕交易,另一方面在医院内部形成不正常的风气,医生非专业因素开方的情况大大增加,使得药品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2002年4月,由国家计委等九部委联合下发了一个文件:《关于完善"三项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选定了青岛、西宁、柳州三个城市,作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医疗卫生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三项改革试点的城市,以此来推进医药分家的改革试点。从目前试点的情况来看,合理用药水平明显提高,药品占医院收入的比例明显下降,药品价格也有进一步降低。但是,尽管国家财政部已经给了一定的补助,但因补偿不足,医院资金仍然紧张,增加了医院对改革的顾虑。
  实行医药分业,其根本目的是期望把药品的价格降下来,使老百姓从中得到实惠,但卫生体制的改革滞后影响了医药分业的进行。无疑随着2005年《医院体制改革指导意见》等相关政策的出台,医药分业的进程将加快,再者,医疗流通领域的改革,特别是平价药店进入医院药房将进一步推动医药分业。

9.看病难依然是行业焦点
  2004年12月,卫生部公布了《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该结果显示:我国医疗服务费用增速已超过人均收入的增长,医药卫生开销成为家庭食物、教育支出后的第三大消费,最重要的是,将近五成48.9%的居民生了病不去医院看病。在去看病的患者中,经医生诊断该住院治疗却未住院的也达了29.6%。无疑这个结果也是当下"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放映。
   据统计,全国卫生总费用以1991年和2001年作比较,政府投入增长的比例下降了7.3个百分点,而居民个人投入提高了21.7个百分点,这说明居民看病就医的费用明显增加;就居民个人的收支情况来说,个人支付医药费的比例大大超过其收入增长的比例,看病就医成为群众的一个很大负担。由于城市分配差距拉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不久,还有半数城市居民靠自费医疗,也加剧了一部分人看不起病、住不起院的矛盾。从另一方面讲,大医院门诊拥挤、床位紧张、不方便也是群众一件头疼的事。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在医疗保险制度、医疗服务价格及药品生产流通体制等方面,推行了类似国企改革的路线,也就是说,这样做有一个未加言明的假设:市场可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包括医疗卫生资源。所有的改革都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市场化的过程中,国家势必要减少对卫生的投入,将大批公立医院推向市场,同时引进私人资本。这样一来就导致了以下三大问题:一是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不足,医疗投入重治疗轻预防、重城市轻农村,利用效率不高;二是医疗卫生服务没有合理分层,高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的医疗服务需求都得不到满足,医患关系紧张;三是医疗机构对资源的利用不合理,医院"以药养医"、"以高科技检查养医"。而这三大问题也直接导致了"看病难、看病贵"。
   目前,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的确提高了,但是,人们在富裕的同时,"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却日渐高涨。"看病难、看病贵"医疗体制矛盾暴露出来的表象,而长期积淀下来的医疗体制的矛盾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意味着"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在2005年还将继续。

10.民营医院监管不力有望改善
  2004年媒体对新兴医院"送子神话"的曝光和质疑,凸显出政府监管的缺失。新兴医院的涉嫌得主要问题是虚假广告和药价虚高。目前,由于监管部门不到位,许多虚假广告得以堂而皇之地"闪亮登场",进而坑害众多患者;由于监管部门对药品定价审核不严,使得医院最终虚高定价,赚取了不义之财。
  曾几何时,民营医院的登台,成为医疗行业激活经营机制、改善服务质量的一大亮点。人情化的服务举措、快捷的办事效率,以及在公立医院难得一见的医务人员笑脸,让众多患者耳目一新。这一切,皆源于民营医院企业化的管理机制,对营利的渴望,使他们能够自觉地"待客如宾"。
  但去年的新兴医院事件,暴露出政府部门在对民营医院的监管上,还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真空:卫生主管部门多年来习惯于对公立医院的管理,对民营医院的监管尚未进入角色;工商部门往往对民营医院等同于一般企业管理,由于医疗专业性较强,因此管理上不能到位。
  经过近20年的发展,目前民营医院已经到了一个发展的十字路口。由于医疗卫生改制远落后于多数领域的改制,政府鼓励民资进入医疗卫生领域,是为逐步打破公立医院的垄断格局,培育多种所有制的市场主体,通过竞争逐渐化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压力。无疑在2005年,我国在鼓励发展民营医院的同时,也将会加大对民营医院的监管力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