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董事长于2016年10月5日在公司四季度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摘要
16年的三季度已经结束了,从绩效上来看,有完成得好的,也有存在着差距的。所有的大区中有12个大区超额完成了销售业绩目标,9个大区超额完成了医院开发目标,这其中也有今年新组建的团队。在此我首先要对他们的辛勤付出给予由衷的感谢,对他们取得的成绩给予祝贺和表扬。
当然这里面也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少问题,但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发扬胜时举杯共庆、败则拼死相救的团队合作精神并付之于行动,这些问题都将会迎刃而解。
我们企业经营的价值理念是“绩效为先”,对那些遵纪、守法、合规的做出业绩达成目标的员工我们就要祝贺他们并颂扬他们。我们坚持“以高绩效的奋斗者为本”,我们就是要对那些也只给那些做出高绩效的奋斗者给予更多的晋升和成果分享的机会。
从这些达成目标的奋斗者身上,也给了我们一个启发,目标是不合理的,但并不是不可实现。如何才能够实现目标呢?这是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内容。
要想实现目标,首先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同时竭尽全力的去做,因此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竭尽全力去做,胜利就一定属于您!
倒过来,我先讲讲为什么做事一定要竭尽全力。在去年年底吴春波老师给我们做的培训课上,他曾经和大家分享过这个公式:
0.99365 = 0.02552
1365 = 1
1.01365 = 37.78343
努力去做、尽力而为、竭尽全力,这是为达成目标的三个层次的付出和努力,这三个层次的付出和努力所带来的结果却是截然的不同。
你每天努力付出去做到了99%,每天就差那么一点点,哪怕只差0.01,365天下来,你得到的结果只是你全年计划目标的0.02552,也就是说全年下来你的绩效成果就接近于零了;而如果你每天都竭尽全力,做到既定目标的1.01,365天都坚持下来,绩效成果将会是你预期的37.78倍,所以说竭尽全力去付出就一定会让我们得到梦想中想要的成就。
从以上的公式让我们知道了,要想成就自己首先要做的就是要长期坚持竭尽全力的去付出。可我们如何竭尽全力的付出才能真真的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成就呢?借此机会,我想和大家分享我人生经历中的一些做法,以及从中感受到的切身体会和观点给大家分享。
平时,我们总是会看到一些人,在看待过去,以及看待当前自己所处的环境的时候,觉得环境这也不好、那也不对,每天都喜欢把一些时间花在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上,喜欢埋怨并责备环境的不公,10年过去了,20年过去了,始终不去改变自己适应环境,于是他仍然还活在对环境、政策和制度的埋怨和责备之中,结果带来的结果是自己和别人的差距越来越大。其实,如果我们阳光一些、灿烂一些,每天都能怀着感恩的心去面对过去、面对每一天,我们的人生将会是我们想要的快乐的人生,取得的成就也将是我们梦中想要的成就。更何况,世界上本来就充满了不公平,你不要去在乎他,没有人在乎你的自尊,人们看到的永远是你的成就,尊重的也是你的成就,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适应环境,创造成就。
20多年前我曾经历了从在大学工作到自主创业的人生转折。在20多年前的一天我最尊敬的老师突然通知我,说不要我再在学校工作了,听到这个消息,我曾是万分的紧张、恐慌、难过、无奈……,当时想哭但又哭不出来,我明明知道那是老师对我的误会,并努力的想去说清楚,并倾我所有付出去想用来证明自己的坦然和真诚,但这些做法并没能让老师明白我的坦然和真诚,尽管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结果还是我独自一人背着自己的行李默默的离开自己引以为傲的药大工作岗位,在学校旁边租了一间小平房开始了自己的另一条人生之路。那段时间,脑子里想的更多的是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评,想自己还有那些事情是否可以做的更好一些就可以避免这些麻烦。
离开学校一年后,凭着在学校工作4年学到的知识、积累的人脉,很快就挖到了创建圣和药业的第一桶金,一眨眼20多年过去了,这20多年来,对于离开学校这件事情我总是这么想也是这么说:“如果当初老师没让我离开药大,现如今我最多也就是个药大的博士生导师,甚至可能连博导的资格也不一定会有。”这20多年来,大家和我说起这件事的时候,我说的最多的就是:“多亏老师当初让我离开学校,让我有了创业的机会,才让我得到了更多。”特别是在学校工作的4年时间里,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每天24小时都在实验室度过,但就是这个过程才让我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养成了艰苦奋斗的习惯,也因为这些才让我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我想告诉大家,我们说对于走过的路,对于原来所经历的一切,对于我们每时每刻所面对的无论怎样的环境,我们不要去讨论公平与否,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感恩这一切,感恩能让我们具有了成就自己的基础,感恩能让我们具备无穷的能量,感恩能让我们活的更加阳光灿烂。
其实这个世界的特点是:“正在发生的未来一切都在变化”,因为一切都在变,对过去充满着感恩,对自己所处的充满着困难的环境唯求改变自己去适应他,并竭尽全力的去解决面对的困难,怀着感恩的心态、快乐的面对充满困难的一生终将是也一定会是有所成就的快乐人生。
对于走过的路,对所处的环境,感恩才是核心。
这20多年来很感恩这么多的朋友和同事维系在我和“圣和”的周围,这么多的朋友和同事给予了我很多的建议和帮助,这么多的朋友和同事不离不弃地帮我去传播和理解我的观点,这么多的朋友和同事愿意去分享和体味我们彼此创造的价值。
我还要特别感恩在我创业初期给我支持的朋友们,包括陪我一路走来的圣和人,也包括一如既往关心支持和爱护我的老师、领导,还有我的家人,因为有你们的关注、参与、传播,让彼此的付出变得更有价值。
感恩“圣和”走过的20多年的时间中每一个帮助过我的人,在座的一些人,有的已经和我一起共事十几年、甚至20年了,大家会觉得我和其他人不一样,做事情总是非常坚定地往前走,喜欢迎接挑战,喜欢战胜压力,无论面对怎样纷繁复杂的环境,我都不会被焦虑所困扰,总是在激励并鼓舞着自己充满激情去积极行动,坚定不移地往前走,去迎接挑战,战胜压力。
在感恩的同时,我也总在问自己,既然是感恩,怎样做才可以回报感恩,怎样做才可以不仅仅自己,还能带领团队去成长、去贡献价值,怎样做才可以和团队成员们一起去与变化能够互动,怎样做才能做到整个团队不断的成长以便让我们的团队拥有面向未来的能力?
这些问题一直在促使着我去思考,特别是在一个剧烈变化的环境下,我们到底应该如何面对?如何安顿好自己去做应该做的事情?这些思考让我这段时间在关注企业发展具体业务的同时,更是在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在我思考和学习后,在季度会的这一天,我想把这些学来的,更是我思考后觉得值得可以和大家分享的内容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我希望通过分享支撑我这么多年来应对挑战和变化的四个观点的同时,也让我们在接下来依然剧烈变化的环境当中,战胜困难和压力,踏踏实实地安心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贡献属于我们自己的价值,创造我们自己渴望的成就。
一、所有的成功最终都是人的成功
经常有人会问我:“你关不关心对手?”我说:“如果竞争对手成长了,就值得我学习,我也就一定会去关心他;如果对手不成长,就不值得我学习,我也就一定不会去关心他。”多年来我一直说:“我绝不会把比我差的人当标杆来安慰自己。” 我也很少会说:“我比他们还好很多。”我总会说的一句话是:“我们一定不可以和差的人去比,以差为标杆,我们则会更差,以优秀为标杆才有可能让自己成长。”换句话说,比我们强大的对手才是我们学习的对象才是我们的标杆。但在此我还想告诉大家,学习的对象一定不是我们竞争的对象,而要把他当成友商、当成学习的榜样。大家要知道,每一个企业都不是被对手打败的,所有的失败都是自己的失败。我们要清楚的知道:环境、政策、技术、对手,永远都存在,但永远都会变的。当这些都在变的时候,那些对手内在的很多似乎是他们的竞争力的要素,就一定不再会成为我们成长的障碍。
大家是否记得我在前年做年会报告的时候提到我们做分析要先宏观再微观,也就是要看行情,同时我也特别提醒大家千万不要被行情所迷惑。该如何看待行情?很多时候,人们喜欢去判断行情并以行情而行事,比如现在很多人都在讲2016年医药的整体经济形势与以往比如何不好,还喜欢去预判2017年的整体经济形势及医药形势,我不反对大家去做行情判断,行情判断的作用是帮助我们不要远离趋势,但是需要大家特别注意的一点是:行情可以作为判断趋势的依据,但是绝不能够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行动必须基于我们的目标、基于我们的责任和我们的战略。
这么多年来,我也一直都在判断行情,但是判断的行情绝对不会影响我的行动,我的行动只跟我的目标相关、跟自己的战略相关、跟自己的梦想相关、跟自己责任相关。总之,我的行动绝不跟行情相关。
为什么所有的成功最终都是人的成功?因为我们拥有对自己行动的选择权、决定权,归根到底我们对自己所有的行动都拥有主动权,我们的一切行动都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无论是谁,每个人的成功都取决于自己选择什么、决定什么、采取什么行动。
我们圣和人为什么团结在一起?是因为我们选择了共同的使命、共同的梦想和愿景、共同的目标、并在战略上达成了共识。
首先,我们每一个圣和人都非常的清晰的知道:
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使命:让更多的人享受健康的快乐。
我们的愿景:通过帮助患者延长生命周期,提高生活质量,让圣和成为医生和患者最值得信赖的企业。
我们的目标:成为世界一流的药企。
我们的战略定位:持续快速成长的创新型药企。
这些才是决定着每一位圣和人的行动指南,这些才是真正决定着我们每一位圣和人能不能成就自己并决定着我们的企业能不能成为优秀企业的根本。
还有,我们会发现,不管什么行情下都会有优秀的企业诞生,即使是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时也是如此。
往往是在最困难的时候、在最危机的时候、在行情不好的时候,很多优秀的企业反而触底反弹、脱颖而出。任何困难的情况下都有强者出现,原因就在这里。
所以你一定要相信,只要你有责任、有使命、有目标、有战略,你自己就一定有这个能力去实现目标,因为你对自己的未来有决定权、有主动权和选择权,这非常重要。
二、结果基于意愿,始于行动
20多年前就经常有人和我沟通时会说:事情多么多么困难,让自己如何的痛苦,因此就开始惰怠。我会和他说,阳光每一天就会快乐每一天,更重要的是快速行动。那些20多年前成天喊痛苦不去行动的人,说不定如今还处在痛苦之中,而我始终抱着一种阳光的心态,积极的去面对并快速行动,我总会说:“我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不仅仅拥有不错的生活,还可以和大家一起有更大的追求。”结果日子过得也确实是不错。所以说,每个人的目标、每个人的结果、每个企业的未来取决于你的意愿和你的目标。
我们怎么能得到结果?其实结果就在我们手上,结果首先取决于你的意愿,你想要就一定是你的。
经常还有人会问我如何理解成功,我会反问他什么是成功?我想说的是:“没有成功,只有进步。”其次:“什么叫做进步?主要在于你是否在乎进步,而且你在乎的程度越高,你进步的就会越快。进步一定取决于你的意愿,取决于你对目标的追求,也就是你要有强力追求高目标的意愿!”
这两年,我们在做着组织转型的变革,组织的思维在转型、经营模式在转型,管理理念也在转型中得到定型和完善。经常也会有人问我:“你怎么能保证圣和的组织转型能成功?”我说:“只要有这个意愿,相信就一定能成功。”他说:“王勇,你这个话太空了。”我说:“大家可以慢慢的看我们后面的行动,但我们一定要先把这个意愿说出来。”说出来以后,我们2000多人一起努力,付诸一个又一个转型的行动,我们持续的转型和努力,今天大部分人已不再会怀疑了,因为我们的意愿促进了我们的行动,我们的行动促成了我们的结果。
我们有“不让雷锋吃亏”的意愿,并把他说出来了,为此,我们就定出:对于那些为公司发展而当雷锋的员工,因自己的原因而主动提出离职的时候我们也要给予N+1的补偿制度并付诸实施,特别对那些为圣和做出过突出贡献的雷锋,更是要给他更多的补偿和回报。
当然雷锋不是自封的。
我们说“以奋斗者为本”,我们就首先从奋斗者的收入和福利上进行改变,我们近期为了让奋斗者少一些生活的烦恼,已经在奋斗者的衣食住行上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并付之实施,同时让奋斗者共享企业的股权。还有,尽管我们已实行了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我们还在刚制定的滚动《五年战略规划》里再次明确:到2020年我们要实现公司的奋斗者人均收入再翻一番的目标。
这些就是基于意愿所采取的行动,光有意愿不行,一定要有对应的各种行动,如果没有行动就不可能看到结果。
大家也都知道,07年的12月份,因为一些偶然的原因,我们决定要在总统府边上建一个既能反映南京六朝史,并能让大家认可的世界一流的六朝博物馆,这是我们的意愿。说实话,对于一个还是比较小的初创的制药企业,尤其是学了药并懂一点点做药的我,药厂还没做成一流,要去做一个世界一流的博物馆绝不比做一个创新药容易。我身边的人当中也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反对的。但我觉得只要有意愿,并且定了就毫不犹豫的坚定不移的去做,就一定会成功。2008年的3月我就独自一人跑到美国纽约拜访世界一流的博物馆设计大师贝律铭先生,如实地告知他:“我们圣和人有个梦想和愿望,就是要建一个一流的能反映南京六朝史的博物馆。”同时,坦诚的告知自己的短处,并告知他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我们都会一步一步坚持的走下去。结果,8年后我们真的就如愿以偿地为南京留下了供大家了解南京六朝史的一个经典之作,六朝博物馆不仅是制药企业建的最好的博物馆,现如今该馆已经被评为了国家一级博物馆,甚至也可以说是传世之作了。
有了意愿,只要有行动,不需要任何担心和顾虑,一步步去做,一步一个脚印的去面对,结果一定是你想要的。
总之:有意愿,定好高的目标,然后万事往好处想,往好处做,就一定会是好结果!
也许有人会说,很多成功和运气有关系,一个成功的人,如果他告诉你他的成功是因为运气,你千万不要相信他,他一定是骗你的,你要知道,机会永远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命运总会偏好那些努力付出的人。
三、保持成功和领先的唯一原因是“更用心”
我经常和大家说的每一个人最重要的事就是一定要比别人多花一点时间去思考去探索更多一点的方法,然后立刻去实践。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没有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成功者比失败者付出得更多一些。我们去看看那些持续领先的企业,发现他们都有一些共性,其核心的特征就是,领先企业的员工都是竭尽全力、倾其所能在为顾客创造价值,他们总是在追求一定要比别人多做一点更贴近顾客的事。
大家都知道,三种类型的企业可以保持领先:产品领先型、贴近顾客型以及卓越运营型。如果仔细去了解这三种类型的企业,你可以很清晰地得到结论,这些企业都是比其他企业更加用心。我也相信“圣和”公司能够保持住她的价值,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很用心,也许我们不是最大的制药公司,但是我们一定是那个最用心去做贴近顾客需要的价值的制药公司,这也一定是我们自己还要继续努力去做的事情。
什么是用心,用心最重要的标准是你是不是付出比别人更多一点。
很多人都记得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勤能补拙。
什么是勤能补拙?你每天晚上要休息的时候,发现其他人的灯都熄了,就是勤能补拙,而且这个时候你应该高兴,因为你离成功更近了;每天早上你去上班的路上,发现他人还没起床,就是勤能补拙,这时你更应该高兴,因为你在和别人赛跑,但你在没违规的情况下抢跑了,自然也就领先于别人了。
“勤能补拙”是我和同事们交流最多的一句话,有些时候,同事们总会说“聪明人会更成功一些”,我想坚定的告诉他:“其实,没有人能依靠聪明获得成功,要想成功,只能通过奋斗和比他人更多的付出。”只能通过比别人更多的奋斗和付出,才会成功,这是唯一的答案,没有其他答案。
四、分享与共生才是可持续的模式
怎么能够保证可以持续的成长、持续的增长、持续的领先?一定是要做到分享与共生。一定要懂得分享,懂得共生,你分享得越多,你得到的也就会越多。
生命在于运动、在于生长、在于共同生长的过程。这种共同的生长还在于我们能够分享这种成长。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包括企业的管理,也首先需要由分享和共生的理念,企业用矩阵式管理的模式,看似是一个多头管理,如果我们拥有分享、共生的理念以后,矩阵式管理就将会给下级拥有得到更多资源的机会。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有分享、共生的理念以后,矩阵式管理其实就是多头的求助系统。
有些公司的管理理念是“对下管理,对上负责”,在圣和,我们坚持的管理理念是“对下负责,对上管理”。
“对下负责”是指上级要对下级的结果负责,自己要成为下级的求援主体,上级要设法为下级提供更多的帮助。平时,每一级员工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求助于兄弟平行部门的同时也可以求援于上级,上级那里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更强的能力,上级越多,所能得到帮助就越多。为了更好的实现分享共生也是要把我们的管理一步一步的向多头求助的矩阵式管理转型的原因。
什么是“对上管理”,对上管理就是下级经常要给上级建言,给上级提建议,并帮助上级完善自己,帮助上级去达成组织目标。在此,我还想再次告诉大家,尽管圣和公司每一级管理者对下级的建议都有是否采纳的决定权,但我们誓死捍卫每个人的言论自由权。
9月份,我带领供应链的几位同事到南京天晴去学习软袋输液生产线的运营和建设工作,天晴人包括他们的总经理都跟我们的人讲:“王总带人来,我什么都可以展示给你看,你们问什么我们都会毫不保留的告诉你们,你们不问的,我们觉得重要的,也会告诉你们。”我们的人就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对我们,他们说:“当年天晴从连云港来南京建厂的时候,圣和已经先把厂在旁边建起来了,你们让我们的人,特别是让我们的专家吃住都在你们厂,帮助我们提供了建厂的便利条件。还有一次,你们在圣和请国家局的一帮领导吃饭,明明是你们请来的,我们想让我们的董事长一起参加,你们却让我们董事长坐在主人的位置。你们曾经帮助天晴发展,是我们的恩人,我们也希望能帮助你们成长,你们想知道什么,我们领导说了全都告诉你。”这件事情让我深刻体会到,你分享得越多,就会得到更多的成长机会,同时同行之间也是一种共生的关系。
如果你想成长为一颗参天大树,只有生长在森林里,只有森林才能提供参天大树的成长环境,这就是一个共生的环境。所以说同业之间不是竞争的关系,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是共生的关系,学会共生,我们才会有更多的成功机会。
8月份,我带着高管去美国考察跨国药企,诺华、罗氏比较开放,但也有几个药企,在他的院子里,甚至在他们单位的大门外都不允许参访者拍照,我们可以拭目以待,看他们如果始终坚持这种保守,这种严防死守的做法,五十年后他们的发展将会如何。
我们麒麟总部的设计师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帮我们在园区四周设计了围墙,我说我们提倡分享、共生,既然这么说,就要放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中去,既然我们园区建的像个公园,为何不能给更多的人去分享呢?于是我们的园区就没再有围墙。
怎么能保持持续的增长、持续的领先?一定要有分享、共生的理念,当我们能够建立分享共生模式的时候,生态圈才可以真的建立和活跃起来。如果我们拥有这样一个活的、有生命力的生态圈,内外部一起活起来了,相信它就是可持续的了。
今天是一个巨变的时代,也的确是一个快速成长的时代,如果你能具有分享与共生的能力,你愿意为此付出努力,那么机会一定会是属于你的,我们今天看到的层出不穷创新的商业模式,比如阿里巴巴为什么能成功,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一个分享、共生的平台,让大家在里面交易。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每一件事都要让更多的人参与,让更多的人分享所有这一切的改变,这些都是给我们的成长机会,也是一次创造的机会,这些改变都在分享共生的逻辑之中。
尤其是基于互联网时代,我们更要懂得价值分享,懂得为了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在更大程度上去重新定义产业价值、市场价值、顾客价值、员工价值,甚至需要重新定义企业的价值。
当我们基于互联时代进行组织管理的时候,我们可以最开心地看到,无论是个体还是组织,都在谈论或者实现着价值分享、共同成长的追求,这样的改变和努力,也让商业模式创新诞生出巨大的价值。
每一件事情,让更多人的参与,为更多人创造价值,这就是今天最令人开心的特征,因此今天是我们每一个人最好的一个时间点,因为有你,有合作的伙伴,有市场的机会,有人们对于价值创造的足够关注,我们已经拥有了所有共生的条件。
以上四点是我一直在思考,也是支撑我去面对变化的核心观点,今天我与大家一一分享,这是我怀着感恩的心去思考的,希望通过分享,帮助我和大家在巨变的环境下,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所有成功的人都坚持认为自己“行!”我们永远都要和最优秀的人去比,而不是和比自己差的人去比差而求得安慰。也许环境还有很多的变化,也许市场还会有各种挑战,甚至我们无法预知到明天会发生什么,但是,我始终相信有这四个观点给我们做支撑,我们可以接受所有的挑战,创造美好的未来!
我坚信每一个圣和人只要能够怀着感恩的心,肩负起使命,始终相信公司的目标、相信自己,每个人都将自己强烈的意愿付诸于行动,坚持分享与共生的价值理念,做好规划、快速行动,落地了就会开花结果,成功就在身边。